教育科研

在研究中反思 在反思中前行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18-01-03


                     ——“有效开展教学反思的途径与方法研究课题总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创新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教师的成长离不开经验和反思,通过反思,培养教师拥有研究的思维方式,提高教学能力.但是目前, 国内外大部分学者对教学反思的研究往往只停留在观念和价值的层面上,对于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和途径进行反思”则很少探讨。

2.我校特色是打造研究型校园,成就智慧型教师,学校的终极目标就是培养爱读书、会反思,能以“研究”心态解决问题的教师、学生、家长。所以具体于实践层面,通过什么途径、借助什么方法能够更好的开展有效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培养研究型的师、生、家长,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于目前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结合我校特色需求,我们大胆提出了进行有效开展教学反思的途径与方法研究的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通过课题研究,通过有效教学反思的途径和方法的摸索,老师们能拥有研究的思维方式,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加速教师专业化成长,助力“研究型教师”的打造。

2.通过开展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课题研究,有助于培养学生和家长的反思习惯,行成良好的处世思维,助力反思型家庭教育的形成。

(三)课题研究的创新

1.通过全校教师广泛参与的课题研究,辐射带动学生、家长共同参与,探索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教学反思途径和方法,形成多维度、多层面的反思,由教反思到学、由学反思到成功与失误、由成功与失误反思到发展与进步,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更加合理有效。
2.以学校为研究单位,展开多维度研究,形成“人人都是反思人,事事都是反思事”的反思氛围,全校教师从反思教学理念到反思教学行为再到反思教学效果,深层次挖掘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理念上的种种问题,并且根据自己的反思结果,及时优化自己教学行为,梁身打造具有反思特色的“研究型校园”。
 二、课题研究概念的界定

1.教学反思:所谓教学反思,狭义层面讲就是教师对教育教学行为的自我反思。即教师把自己的教学过程作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活动及结果、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

但是,本课题研究中,我们认为广义的教学反思除了指老师层面的反思外,还应该包括学生层面和家长层面的反思,因为这些都是提高良好教育效果的重要途径。所以,我们将教学反思解读为教师、学生、家长三个层面的反思。

2. 有效反思:一定是直接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终身发展的,是教育教学中切实可行的,是能改善教育教学行为,能养成良好思维习惯的反思。

3.途径和方法:要想提高教学反思的效果,必须讲究科学的反思方法。本课题力求通过老师、学生、家长、教师个人和团队等多层面、多维度的研究推进,提炼形成具有推广价值的横向反思、纵向反思、叙事性反思等反思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1.探索教师教学反思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反思意识,提高他们在新课程实施中的自主决策、反思和研究能力,促进教师从“教书匠”逐步向科研型、专家型教师发展,打造全校70%以上的爱读书、乐反思、会创新的“研究型教师”。

2.培养学生爱动脑、敢质疑、主动反思的习惯。学生通过对自己学习过程和特点的不断了解、回顾、自我管理等,不断改进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策略和方法,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最终使60%以上的学生成为爱读书、会反思、全面发展的“研究型学生”。

3.培养家长“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成长意识和遇事懂得反思,能够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良好处世思维。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引导全校50%以上的家长成为爱读书、善反思、愿沟通,与孩子共成长的“研究型家长”。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教师层面反思的研究

1)教师个人反思

教学常规反思:能够实现“轻负”又“高质”的教育是当前我们的共同追求,而实现“轻负高质”的主阵地是课堂。所以,如何引领教师从日常的教学常规中入手进行反思,从而进一步提升课堂效率,使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落实,是我们首先考虑的研究方向。于是,我们首先进行了教师教学设计反思研究和教师听评课反思研究。

教师读书反思:我校的特色建设目标决定了我们必须着眼于引领教师学会将读书和实际教学相结合的读书反思。于是,引领每位教师进行读书反思,成为我们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教师活动反思:教师参与学校校本培训活动是必不可少的,为了提高每次参与培训的效果,引领教师进行活动反思必不可少。

2)教师团队反思

教育教学需要团队共同参与研讨交流,就目前学校的团队操作体系中,我们主要引领教研组和备课组团队层面进行反思。另外,也着力引领青年教师团队、骨干教师团队和名师团队进行反思。

2.学生层面反思的研究

新课改倡导把课堂留给学生展示,把课余时间留给学生反思。然而大多数学生在自己日常的学习过程中,缺少思考。学习中不求甚解,不善于甚至不愿意找出和纠正自己学习行为的偏差和落后。所以,引领学生联系自身实际进行各个方面的反思迫在眉睫。

3.家长层面反思的研究

家长是学校形成教育合力的重要力量,也是以往教育教学中经常忽略的力量。本课题研究中,我们也着力于引领家长积极参加学校活动并学会反思,引领家长对于学生学习阶段性成果进行教育反思。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法。通过问卷、座谈等方式了解情况,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2.行动研究法。组织教师、学生、家长有针对性地写反思随笔,在行动中思考总结,在思考总结中完善行动。此方法是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

3.文献研究法。通过理论学习和科学整理,展开相关资料的比较研究,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

4.移植法。为老师提供学习条件或者外出考察机会,努力把先进的经验创造性的运用到本校。

5.经验总结法。定期总结经验,使之升华为课题成果。

五、课题研究的具体过程、内容和成效

(一)前期调研,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2015年上半年,我们通过向全体教师和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和教师、学生代表谈话,对部分学生进行家访等途径进行了前期调研。

调研后我们发现:

①教师开展教学反思的现状是:能认识到反思对提高教学质量和个人专业成长的重要性,但很多教师把教学反思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总结一下,甚至是随意的回顾一下,有时候的反思还会因为工作的琐碎与反思方法、途径的缺失而流于形式;②很多学生只重视测试成绩而不善于反思原因,多数学生只关注学习成绩而忽视学习背后的习惯养成;③部分家长重视全人教育,能够陪伴孩子成长,但是更多的家长还是关注成绩多而反思过程少,关注学习多而反思品行少,希望孩子多读书而自己却很少读书。

根据前期调研的情况,课题组召开专题会议,制定了课题研究方案,决定开展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课题研究。

(二)理论学习,夯实课题研究基础

1.读书学习与交流

1)制度保障。我校图书室常年订购专业教育教学刊物八十余种,图书室藏书八万余册、年更新率达到1%。为了充分利用这些图书资源,我校制定了各学科每周固定半天集体到图书室阅览读书交流”“每位教师每学年至少书写1万字的读书笔记”“35岁以下青年教师每月撰写一篇读书心得等读书学习与交流制度。通过这些制度教师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反思教学行为,全力提高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授课艺术。

2)有针对性阅读。学校利用寒暑假的时间,组织全体教师阅读赵明仁《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发展》、张敏霞《教学反思方法与技术》等具有“反思味儿”的国内外著作,并多次开展教学反思读书论坛活动,引领教师结合书中的理论和自己平时的教学进行反思。在大家的各抒己见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点燃了思维的火花,为本课题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支持。

2.提供课题研究方法支持

1学校积极为课题组成员创造条件,走出学校参加各种课题培训会议。几年来,课题组的老师先后到北京、上海、安徽、青岛、济南等地参加各级各类培训,这使他们能及时触摸到当前最新课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提供了最有利的支持。

2课题研究中,我们多次向区市级教研中心求助,多位专家和领导先后针对本次课题的实施方案、课题实施的重要节点、课题成果的推广和应用等问题进行过指导。

例如,当我们发现课题研究中,很多老师做了不少的研究工作,可总是感觉提炼经验困难、不能写出高质量的科研论文时,针对这个情况,我们于20168月邀请到《威海教育》责任编辑张艳主任,为全校教师做了如何撰写教学科研论文的主题报告。张主任的报告激发了我校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热情,提高了撰写科研论文的能力。

再如,当我们了解到很多教师对于核心素养的理解比较肤浅,阻碍了大家“反思”的脚步时,我们就积极邀请了市教研中心张涛主任到校为全体教师进行指向学科教学核心素养的培训。通过培训,教师对于核心素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纷纷开始反思自己教学中那些未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做法,并在教学中尝试改变。

2)针对前期暴露出来的部分教师不清楚如何开展课题研究的情况,教导处在全体教师层面上,以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了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收集与阶段性成果汇总”“如何将课题研究与教学相结合等系列学习活动。

(三)扎实研究,打造具有反思特色的“研究型校园”

根据课题研究方案,我们主要从教师、学生、家长三个层面,同步但是每个阶段有不同侧重点的展开课题研究。

第一层面——教师反思的研究

我们主要从“教师个人反思”和“教师团队反思”两方面开展课题研究。

【“教师反思”具体做法】

1.教师个人反思

 “教师个人反思”研究,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展开研究:1)基于教师备课的反思2)基于教师听评课的反思3)基于教师读书的反思(4)基于学校活动的反思。

1)基于教师备课的反思我校秉持实而精的“二二三”原则,引导教师开展教学过程反思,引领教师将研究过程沉淀为研究成果。

“二”:指既要做好备课本上的显性反思,又要做好脑子里的随时随处的隐性反思,且要及时将隐性反思转化为显性反思。例如做家务或闲暇时,头脑中随时随处可以像过电影一般针对某节课的教学设计或某项活动进行反思,教学设计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完善,及时捕捉思维的火花,记录下来。

“二”:指引导骨干教师和普通教师做好不同程度反思。

骨干教师层面:引领教师进行“三度”系统的教学反思。一度反思:今天的课堂教师有哪些心得?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好?二度反思:学生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三度反思:课标为何没有达成?原因何在?如何修改完善?

普通教师层面: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反思①记录一节课成功的地方②总结一节课失败之处③及时捕捉生成课堂资源,善于总结,不断修改完善,提升自我。

“三”:结合我校“对话式”课堂的三时段,做好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时段的反思。

课前反思:结合课标、学情、课程内容进行课前反思,明确目标。反思教材与学情分析是否准确、全面;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具体、可观测、可操作、可评价,体现三维目标整体要求;重点、难点处理是否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是否体现学科特点,情境与活动设计是否指向问题解决。

课中反思:针对课堂生成进行的过程性反思调控课堂,提高教学效益。反思的内容包括:教学环节是否相对完整、过程流畅、结构清晰;是否体现学生学科素养的学习过程;课堂容量是否适当,时间布局是否合理;教学组织形式是否多样,方法有效;反馈和评价是否及时恰当;是否熟练、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是否应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学习、课堂交流和教学评价;是否应用数字资源改变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和应用知识;是否使用普通话,语言是否规范、准确、生动、富有激情和启迪性;教态是否亲切和蔼;在教学策略、方法、手段上是否有独到之处、有亮点。

课后反思:总结提升,可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反思内容包括:学生学习兴趣是否浓厚,是否积极主动,参与度如何;在学习活动中是否获得良好体验,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有序;是否完成本节课既定的教学目标;是否能推动学生在学科思维、实践能力和情感态度等某一方面得到有效发展;课件运行是否正常,链接是否准确;视频拍摄内容是否完整、画面是否清晰,声画是否同步。

在“二二三”原则的指引下,教师们对于教学反思的意识提高了,反思的内容更具有指向性了,反思的程度更深了。通过这样的教学反思,老师们的备课力、授课力都有很大提高,课堂实效性也有很大提升。

2)基于教师听评课的反思听评课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习他人教学经验,对比查找教学差异,是提高教师自身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多年来学校一直坚持“单周备课组、双周教研组”听课的做法,开展了大量、常态的听评课活动,盘活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

为了保证教师在听评课中的效果,引领老师进行听评课反思,课题组精心设计了《研究型教师听课课前、课中、课后三环节反思记录表》。课前反思主要围绕“如果自己上这节课会有哪些方向性的设计”展开;课中反思主要围绕教师课堂设计中的“本节课的亮点和欠缺的地方”展开,能把自己过程性的思考,在听课内容的旁边进行即兴记载;课后反思主要围绕“本节课的亮点和欠缺的地方”进行深度反思。即对于本节课的亮点处,从“如果我来上这节课,我会怎么处理这个环节”;对于本节课的欠缺地方,除了明确欠缺的原因外,还要思考如何进行建设性的重建。

总之,听评课反思要注重反思我们的理念是否在不断更新;反思我们的课堂调控是否到位;反思我们的教学过程是否注重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反思我们的环节设计是否关注学生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反思我们的课堂训练是否做到了精讲多练;反思我们的课堂效率是否平实高效;反思我们和骨干教师的差距,以及如何缩小与骨干教师的差距。

3)基于教师读书的反思。打造书香型校园,一直是我们的追求,我们倡导“让读书向呼吸一样自然”的读书理念。除了引领大家读书以外,还非常注重老师读书要有“思”,思之后,才能更见真谛。

首先,学校建立了反思性质的教师阅读书目库。学校精选了《做反思型教师》《教育反思与研究型教师成长》等“反思味”十足的特色书籍50多种,建立了专题阅读书目库,以任务驱动形式,引领教师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的“挑”书读,培养教师的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

其次,学校借助“塔中悦读坊”,引领教师读书、反思。我们学校建立了以孔秀丽老师为核心的“塔中悦读坊”,以“悦读坊”为抓手,以“形成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校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新颖活泼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为载体,营造了全校“爱读书、勤读书、会读书”的学习氛围,理论带动教师反思成长,进一步增强教师的学识功底和人文底蕴,打造了一支学有专长、教有特色、富有反思与研究意识的教师队伍,力求全面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塔中教师悦读坊采取每日线上分享好的文章段落和读书反思,并结合实际教学在群里互相解疑答惑;每月线下活动推介好书或结合教学实践共读一本书共谈一个教学现象,引发思维碰撞与实践探索。

阅读形式和书目以辅助教学的个人成长或个人爱好或需求为主,各个教研组形成各组特色,比如历史组人人参与在读史书,语文组、生物组人人参与与班级学生同读书,英语组人人百词斩打卡读英语,政治组人人分享时事政治或哲理小文章,美术组就以老师人人练手的书法作品为特色,音乐组朗诵,班主任多的数理化组就以阅读管理班级书籍为主。塔中教师悦读坊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学科的需求形成了不同的悦读圈,也营造了多个学科多元读书分享的氛围,提升了全校教师多元思维的反思能力。

4)基于教师参加学校活动的反思。基于学校实际情况,每学年学校都要举行大量富有实效的校本培训活动,每次活动都是我们老师进行自我检验、接受他人检验的最好时机,也是我们老师进步的大好时机。长此以往,我们的老师每遇学校举行大型活动便自觉利用教研活动、集备活动时间进行口头总结反思,还有很多老师在分享交流完后,便进行书面梳理形成文字,进行投稿。所以,近两年学校教师发表《环翠教育》《威海教育》,甚至是省级、市级刊物的越来越多了,这不能不说都是善于反思的好习惯带给我们的。下面就常态化举行的一些大型活动为例进行说明。

骨干教师课堂引领活动反思。每学期,我们学校都举行骨干教师课堂引领活动,每个学科的教研组长或备课组长等骨干教师分别就新授课、讲评课、实验课、复习课等课型进行骨干引领活动。通过此活动,骨干教师进行反思:自己的新授课、讲评课、实验课、复习课等授课模式是否合理?教学理念是否及时更新?教学设计是否新颖?是否发挥了骨干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是否体现了本学科的核心素养?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完善?通过这样的引领活动,骨干教师得以快速成长,像是我校的张海鸥、姜文君、许广伏、徐晓宁、房晓飞、李蕾,他们已经成为区市两级的名优骨干教师,这些老师的成长与他们在学校创设的一系列的引领活动中,注重反思,注重梳理是分不开的。

青年教师课堂诊断活动反思。重视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一直是我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为加速青年教师的成长成才,每学年隔一两个月,我们学校都要举行青年教师课堂诊断活动,由学校领导、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组内成员一起对青年教师的课堂进行定期或不定期诊断。

通过此活动,青年教师进行反思:我制定的学习目标是否根据课标和教材?是否考虑了学情?我的教学设计是否新颖?教学环节是否齐全?重点难点是如何突破的?是否采用了新技术,拓展学生思维?设计的问题是否有梯度?教学方法是否多样,激发了学习的学习热情?语言是否规范、准确、言简意赅?课堂评价是否到位?板书设计是否规范、突出重点?课堂容量是否合理?课堂检测是否精心设计?教学效率是否高效?和前一阶段相比,我的课堂在哪方面进步最大?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完善?

通过青年教师课堂诊断活动,青年教师每天都在进步,一年一个新台阶,很多青年教师仅用了三五年的时间,就成长为学科业务骨干,担任学科备课组长、教研组长,执教区市级公开课,有的甚至参加中会考的命题。

青蓝工程师徒同上一节课活动反思。每学期末,学校都要举行青蓝工程师徒同上一节课活动或徒弟晒课活动,在师徒同研、教研组同研的基础上,师徒二人进行二次备课、上课。通过此活动,师徒二人进行深度反思。

作为师傅反思:自己的课堂相比徒弟的课堂有哪些成功之处?是否做到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为人师表在教学业务、班级管理等方面,是否发挥榜样的辐射带动作用?是否指导、督促徒弟及时高效地完成各方面工作?是否在不断提高自我的同时,带动徒弟的发展,工作上倾力助、生活上真心关怀?是否与时俱进,从徒弟身上学习更多的新理念、新技能、新观点

作为徒弟反思:自己的课堂比师傅的课堂差在哪里?平时的过程中除了向师傅取经的同时,是否还应该向周围的其他老师虚心请教,吸取众家之长,形成自己的教学管理风格?向他人学习的时候,是否刻意模仿?是否能结合自己班级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形成自己特色的风格?

每次活动结束后,师徒教师要进行基于以上维度的深度反思,师徒二人互相学习,长,补己之短,建立起真诚的友谊。

向家长开放课堂反思。每年12月,我们学校都举行向家长开放课堂活动,所有学科对家长开放一个月。家长根据自己的时间、学校课程的安排,自主选择学科到校听课,零距离接触孩子,了解孩子在校及课堂上的具体表现情况,及时和老师沟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通过此活动教师进行反思:我的课堂设计是否新颖?教学方法是否多样,激发了孩子学习的热情?我的提问是否全面,兼顾每个孩子,使每个孩子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我是否关注了学困生,因材施教?我的课堂语言是否规范、准确、言简意赅?我的课堂评价是否对孩子有激励作用?我的课堂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完善?

每位教师根据开放课堂期间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了解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听取家长意见与建议,家校合作,使孩子能更好更健康的成长。

2.教师团队反思

1)领导团队——反思践行,为学校发展指明方向

领导团队依据学校实际,经反思研讨,制定了《2015-2019威海市塔山中学五年发展规划》等文件,确立了“教育科研”“书香校园”“艺体教育”等特色专项,为学校发展指明了方向。

领导团队注重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的关系反思。结合工作实际,领导团队不断调整、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新建立了《“悦读坊”章程》《班主任半月谈与班主任私塾制度》《学校专用室开放制度》等,修订完善了《教师考核制度》《周教学工作简报制度》《周听课议课制度》《月常规自查制度》等。

制度管理是学校发展的基本保障,要真正做到学校内涵发展、和谐发展,重在人文管理,这是在管理实践我校领导团队反思、领悟出来的。我校管理更加注重引领教师学习,注重对老师进行人文激励,人文关怀,从而带动学校各项工作扎实推进,深化了学校“研究”内涵,提升了“反思”质量。

领导团队注重培训学习后的反思。善于组织“请进来”与“走出去”的培训学习,不断提升培训质量。

“请进来”指导。为了能帮助教师有效反思,学校教导处每学期都邀请区教研中心的各科教研员到校听课、评课,教师全员参与听课观摩、评课反思,填写《研究型教师培训三环节反思记录表》。

“走出去”学习。课题研究以来,我校派出参加市级、省级、国家级培训的教师达三百人次。每次外出学习结束,都要在12个星期内组织相关教师进行汇报活动,要求参训教师将课堂实践与学习到的理论整合起来交流。这样的反思研讨活动,促进了参训教师的深度反思,提高了我校教师外出培训的效益。

2)名师团队——反思评价,为师资建设助力护航

我们发现青年教师普遍存在轻视教学目标性,忽视核心素养落实,漠视个人专业成长等问题。为此,我们建立了由市第一届思品名课程团队主持人姜书香老师为核心,由张海鸥、许广伏、房晓飞、李蕾四名老师参加的“书香讲堂”。“书香讲堂”每周活动一次,按照青年教师讲课——授课教师说课——领导和教师评课——“书香讲堂”团队提升的研讨反思模式进行。

另外,“书香讲堂”团队教师还针对我们青年教师出现的共性问题,专门设计了《跟董卿学做老师》、《中学教师纪连海的专业发展道路》等专题讲座,深受青年教师的喜爱,引发了大家对专业成长的深度反思。

总之,我校有区级及以上名师10多位,校级名师20多位,他们敬业乐学,教学质量优异。充分发挥他们的榜样示范力量,带动全体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很好的途径。课题研究开展以来,我们共计进行名师培训几十次,极大的提升了青年教师的反思水平和研究能力,在区青年教师课堂大赛中,我校英语、思品等多个学科的多个老师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同时,这些名师培训活动也有利地推动了我校名师的教学反思与再发展。

3)青年团队——反思提升,为专业成长夯实基础

青年教师是学校的希望,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一直是我校的重点工作之一。我们通过开展青年教师诊断课、达标课、汇报课,以及撰写“教海拾贝”随笔反思,带动青年教师反思课堂,总结经验、改进不足,力促青年教师团队的快速发展。

 学期定时开展一次青年教师诊断课活动。每学期开学一个月的时间,我校都会进行对青年教师的课堂诊断活动。活动由校长亲自“挂帅”,教导处领导和学校名师都参加,每听完一节课,由校长为主进行评课,从教学理念、课堂流程等,由一节课的上法说到一个学科的上法。评课会上,校长还会随机点到很多听课的青年教师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反思和心得,然后校长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通过对青年教师课堂诊断和反思,为青年教师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提高了老师们的上课、评课的能力,也提高了自我反省的意识和能力,效果是实实在在的。

 学年定时开展一次青年教师达标课活动。青年教师自助申报课题,按照学科分类组织达标。学校成立青年教师达标评审小组,先看教学设计再实地听课赋分,按照教案20分、课堂教学80分的比例给出最后得分,总分超过85分为达标,否则不达标。评审结束后,评审小组要为参与达标活动的青年教师评课,指导青年教师从课堂授课理念、“教学目标-评价-过程”一致性、德育目标落实等诸多方面进行达标课教学深度反思,反思结果要和教导处分管学科领导予以交流,领导再次予以指导、提升。

 月定时开展一次青年教师“教海拾贝”教学反思交流研讨活动。青年教师立足课堂教学和读书反思,依据我校“研究”特色,要求青年教师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提交一篇教学心得,旨在“逼迫”青年教师去发现、反思自己教学中的问题,从而想办法解决问题。且上交教导处后,教导处筛选优秀作品会再组织青年教师交流分享,进行众人一起反思、交流,让活动效果最大化。最后将这些优秀作品,发表于校园网 “教学反思”专栏。

最近两年,学校青年教师在“教海拾贝”活动的交流稿,发表在《威海教育》上就有6篇;有一半以上的青年教师,逐步成长为学校骨干教师;有十余人已经走上毕业班教学岗位,并取得了优异教学成绩。

4)教研团队:反思研讨,为优化教学提供支撑

我校实行隔周开展“教研组集体听课”和“备课组听课”反思研讨制度,以教研组和备课组的听评课活动为平台,组织教师在常态课中开展以课堂实践和课堂观察为主要形式的行动研究,采取自我反思诊断、同伴协助观察式听课、专题研讨等方式,对教学进行观察、记录、反思和改进。

开展“同课异构”活动。每学期有针对性的选取影响课堂质量的典型问题,采用“同课异构”方式展开授课和反思研讨。在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强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让教师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同课异构”提升了我校教师的教学反思水平,优化了教学反思的途径,变革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指向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开展 “三磨课” 研讨活动。定期组织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针对同一课题,由教师第一次授课后,组内教师坐到一起反思交流;根据集体研讨的成果做出适当教学设计调整后,再进行二次教学;新的问题又产生后,大家再集中起来交流反思,争取在第三次教师授课结束时,达到一个相对完美的理想课堂。在反复的反思、重建过程中,老师们的教育理念得以提升,教育智慧得以迸发。

开展优势学科引领活动。我校张海鸥老师是市生物工作室成员,她带领下的生物团队日益强大。也因为她是市生物工作室主要成员,所以,市生物工作室的活动经常在我校进行,这为我校的生物老师乃至全体教师提供了非常强大的学习反思平台。2016.4月份我校张海鸥老师执教了一节《探究彩色玫瑰之谜》STEAM研究课,张涛主任带领名师工作室成员和我校教师一起开展了深入的评课反思活动,这样的评课极大地提高了我校教师教学反思的水平。

另外,在市生物名师工作室的带动下,我校生物学科经过长时间教学反思决定开展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以提高教师对现有课程资源整合运用能力为核心的《通过体验式教学提高学生的生物学学习能力》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2015年市创新成果评选中获得三等奖。

于是学校抓住机会,将生物学科的典型经验和做法,在全校层面进行了推广和引领,各个学科都意识到“动手体验”在自己学科的重要性,经过全方位的反思,纷纷开展了“综合实践与学科整合的实践研究”,各学科充分将反思思维运用到学科实践活动中,摸索了动手“发现问题——实践(实验)——问题反思——改进创新”的操作模式,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下面是朱怡老师第一次上“动手制作奶昔”的英语实践课时,写下的课堂反思:

这是我在教学第三单元时设计的一节英语实践课,我想让学生边动手制作奶昔,边熟练运用英语进行介绍,从而来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我的设想是先小组内成员轮流操作解说,互相“指点迷津”进行组内改进,然后由我再指定对抗组同学全部展示表演。因为这是第一次进行这样的课堂,课堂形式的变化带给孩子极大的新奇感孩子参与的兴致非常高涨。但是令我没想到的是,整个课堂也完全沸腾了起来,我直接“hole”不住了。

打了这样一次败仗后,我陷入了深深的反思,下个班的课堂该怎么上,如果让我再上一次的话,我该如何面对我的课堂?于是我请教了师傅,又结合我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了重新的构思,我把本堂课“小组秩序井然”,纳入小组合作的竞争的标准,并且和晚上的作业进行“挂钩”,这一招果然好用,课堂的纪律一下子变得和以往一样了。

日后备课时,要多备学情,考虑问题要力求全面而深刻。

下面是我校胡明静老师,在面对教学中的难点时,自己的思考历程,成长历程:

本学期我任教初一级部的地理课程,因为这册课本中涉及到“等高线”“山谷”“山脊”这样的抽象概念,学生经常容易出错。于是我就反思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经过我的翻查资料和思考,于是我想到了引领学生自己动手制作 “等高线地形图”,通过孩子们自己动手操作从而解决抽象的地理知识。果然不出我所料,孩子刚开始动手制作,出了很多的错误,于是我就让他们小组进行讨论,还存在问题的我再耐心的给他们讲解,就在反复的出错、反思、修改中,孩子们明白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如何转化,更加直观的感受到河流在山谷由高到低的流向,清楚了山顶、山脊、山谷、陡崖、鞍部等各种山体小部位。这一实践体验中,学习的难点得到了突破,动手能力得到了增强,我也感觉非常自豪。

由这次活动,我深刻体会到,要以“研究反思”的心态来对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其实工作中不怕出现问题,没出现的一个问题,都是我们可以研究的“生长点”,只要善于分析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意外的惊喜。

我思考,我快乐!

因为优势学科的引领,我校各学科教学都做足了“体验”“实践”的功夫,在这领域有自己的思考,日益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5)班主任团队——反思培训,为德育建设增砖添瓦

 班主任是学校学生管理的主力军,班主任工作反思直接关系着学校德育水平的高低。我校主要以“半月谈”活动和“班主任私塾”活动为载体,引领青年教师进行班主任管理反思,从而提升青年教师的管理理念和管理能力。

 “半月谈”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内容都是贴近班级管理的实际问题,主要形式和内容有:优秀班主任进行“亮点”分享及反思;年轻班主任提出自己的困惑,由经验丰富的骨干班主任组成专家团队进行解惑,解惑的同时也是进行自我的反思提升;进行班级管理的专题研讨,例如,如何打造班级文化、积极语言对班主任工作的影响等,依托这样的研讨交流,将班主任自我的反思进行碰撞,从而激发更大的灵感,使各个层面的班主任老师都得以提升工作能力和工作智慧。

 “班主任私塾”活动,主要为发挥骨干班主任对青年班主任的传帮带作用而设立。学校每学年设立校级班主任培训师,作为各级部的专业指导培训师,面向工作时间8年内、班主任时间5年内的年轻教师,通过定人员、定时间、定主题的形式,每周就班级常规管理、学困生帮扶、意外事件处理等问题,引领青年教师开展班级管理反思交流活动。

青年班主任在“半月谈”和“班主任私塾”活动中,边聆听,边学习,边反思,迅速成长为学校骨干班主任。

【“教师反思”研究成效】

1)教师“无处不反思的意识”形成

通过课题研究,教师从以往的教学只有课后反思,到如今以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引,注重课前学情研究反思、关注课堂的生成反思、兼顾课后的小结式反思;从教学反思到教育反思,再到事事反思,时时反思。反思,已经逐渐成为塔中教师的一种习惯。

2)提升了师生之间的感情指数。

在课题研究中,教师逐步转变观念,成为了学生的朋友,体验到了反思课题研究带来的快乐。就像朱怡老师在一次“三磨课”后感慨的那样:这是我的课堂上,学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100%参与的课堂,透过同学们难以掩饰的笑意,我看到了以前英语课不曾给与他们的自豪与满足。

3)形成了“二二三”教师教学反思途径和方法

第一个“二”是指“隐性反思”和“显性反思”;第二个“二”是指:引导骨干教师进行“三度”反思和引导普通教师进行“四记”反思;第三个“三”是指:结合我校课堂对话三时段,做好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的反思。课前反思:明确目标,反思学情;课中反思:注重生成,反思教法;课后反思:追求质量,反思效果。

4)形成了教师自主读书学习-反思-成长的良性循环体系。

因为务实,因为坚持,教师中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越来越多的老师愿意读书了,读书的氛围悄然形成,读书的成果日益明显。在学校组织的读书分享交流会上,各组老师的分享精彩无比;老师们的读书心得也得以发表。孔秀丽老师的《跟随民国先生学习如何教育熊孩子》、肖燕妮老师《也许白说但请不要苍白的说》、曲菁老师的《赴一场大教教心的“教学之恋”》都收编在《环翠区教师读书成果集》;朱怡老师的《愿你柔软站上讲台,归来心底有光——《致青年教师》读后感》发表在《环翠教育》上。因为成果显著,塔中悦读坊的教师读书反思模式多次在环翠区悦读坊进行交流分享。

5)形成了教师团队反思模式

通过课题研究,我们形成了“发现问题——自主反思——团队合作反思——解决问题”的教师团队反思模式。下面以具体案例进行说明。

案例①:语文组老师发现多数初一新生面对作文都是愁眉苦脸,写出来的文字多是应付的、没有思想的、拼凑的东西。经过研讨与反思,老师们认为:应该引导学生在作文课前积累写作素材。为此,语文组加强了对学生《美文集锦》本的指导和落实。语文老师还牢记叶圣陶的名言:“自己动手写,最能体会写文章的甘苦。自己的真切体会跟语文教学结合起来,讲解就更加透彻,指导就更加切实,批改就更加恰当。”所以,老师们以撰写“下水文”为切入点展开反思与研究。很多学生在老师的带动下学会了积累,学会了构思。

案例②:数学组教师针对“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有着较为深刻的课中反思:提问过多过虚,重视数量忽视质量;问题太难太易,失去实际意义;问题缺乏思维空间,学生没有自由思考的余地;重视问题的答案,轻视学生反馈的信息。经过反思和教研组研讨,老师们提出了①要考虑问什么,什么时候问;②要给学生回答问题留出充分的思考和交流时间;③问题应有针对性;④鼓励学生有不同的想法等对策。

案例③:地理组教师针对小测结束后“合格人数太少,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课后反思。有老师提出,很多优生只管自己,不关心别人,是否可以调整小组合作的评价制度:“需要全员参与,互帮互助。小测时,小组中的四人有一个不合格的每人减一分,两个不合格的每人减两分……如果都合格了,每人加一分。”通过这样的试验,老师们发现奇迹出现了:小组中的优生尽心尽力帮助学困生,以前不学习的学生现在都很认真地学了起来。测验的结果,有很大提高。

第二层面——学生反思的研究

这一维度的研究,主要是教师通过哪些途径和方法,引导学生反思如何做人、如何做事,从而使学生形成反思的习惯,进而逐步学会如何做学问。

反思活动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责任心。一个学生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对学习意义有明确的认识,懂得学习的重要性,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学习中能够不断地体验到取得进步的愉悦心情,使得他们更加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更加自信。同时,另一些具有消极被动的学习态度的学生通过反思,从不同的角度合理地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归因,改进学习方法,改善学习环境等,提高学习成效,使他们对学习充满自信。

【“学生反思”研究方法及案例】

一、学生各时间段的反思

在不同的时间节点,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反思,转变学生观念和行为, 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1.每课——主动反思

学习是一个知识构建的过程,自我反思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构建。每节课我们都给学生留有一定的回顾反思时间,即:一堂课临结束时,我们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反思: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体验,你觉得本课的学习重点是什么,最感兴趣的内容是什么,你还有什么不清楚的问题,对老师的教学有什么建议,你觉得自己这节课表现怎样??学生通过反思,检查对照,内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并确定补习的方向。学生之间还主动交流自己的反思情况。
    2.
每日——自我反省

   
作业与评价是习惯养成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巩固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形成能力的关键之一,也是教师了解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情况,了解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以往的作业设计与评价仅仅停留在“我说你写,你写我改,有错订正”的阶段上,对于学生而言只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很少去思考自己从中得到了些什么,有什么收获,哪些地方还需改进。
    
怎样让学生主动地进行反思呢?我们引导学生进行了以下尝试:1)在完成作业前要有“温故环节”,因为课本是我们学习中的第二位老师。课本知识是最基本的知识,它随时伴随在学生身边,每天做作业以前应当阅读本课学习内容,进行反思整理,在回顾当天所学新知的基础上完成作业。(2)在学生完成作业后让他结合自己的作业给自己一个评价,可以结合作业是否都正确、书写是否工整、是否可以独立完成当天作业等进行综合评价 (一般学生都会较客观地自评)。(3)睡前反思,学生躺在床上还未入睡时,想一想今天我学到了什么?    

3.每周——在校总结

   写总结不失为学生自我评价的一种较好的方法,通过回忆、重温活动的情景,强化学生在校活动中的积极情感,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可以让学生客观地认识自我,避免学生的盲目性和自卑心理。教师通过学生总结可以了解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家庭情况等,从而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我们要求学生每周一次反思,以“总结”的形式进行记录;同时,针对学生反感以正式文章形式总结的实际,让学生自主选择总结方式:以书面总结形式或周末以口述形式向家长汇报在校一周情况。总结内容包括四部分:本周所学所获,学习中的困惑或不足,本周心情指数以及老师,可以用周记的形式加以反思。老师会针对每位学生总结中的困惑进行面对面地解惑,有时会对学生一周的表现进行科学性地评价。

通过一周总结的方式,学生可以对他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写出他们自己的情感、态度、困难之处或感兴趣之处,也可加强学生与家长、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和相互了解。

4.每次考试——得失反省

根据教学目标,教师在每学期中配合学校或自行组织适当次数的考试,在每次阶段测试后,我校都要统一组织开展试卷讲评。教师除了对测试中出现的错题进行必要的纠正外,还要引导学生对前一阶段的课堂纪律、听讲效率、作业质量、书写习惯、做题速度等习惯养成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学生要写出500字左右的总结,班主任审查合格后交教导处备查。学期末,老师要针对每个学生的“阶段学习质量反思”进行评价,按照“优秀”、“良好”、“一般”、“差”四个等级计入学生个人成长档案。

通过这样的措施,让学生深入反思,调整学习策略,实现自主学习的有效反思。

【典型案例】

王佳钰同学的反思:这次考试第一次用答题卡,我没有把答案写到答题卡上,而是写到了卷子上。快做完了才发现答题卡,重新抄写时间已经不够了,所以语文考得非常差,回家我就大哭起来。

在妈妈的帮助下,我反思如下:第一,老师讲考试注意事项时我没有认真听,这说明我平时有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形存在;第二,主次不分,没有侧重——东西什么时候收拾不行,偏在老师讲考试注意事项的时候收拾——这样也是不尊重老师的表现;第三,试卷发到手后应该把卷子整体浏览一下,对题量和题型有个大概的认识,做起题来也就会有的放矢;第四,平时要多练练字,提高一下书写的速度,这样也可以有效避免答题时间不够用的问题。

其实这一次考试失利是坏事,也是好事,因为它给我敲响了警钟。今后我一定要解决注意力不集中和粗心这两个问题,做题时要叮嘱自己审题审题再审题、仔细仔细再仔细,相信我的学习一定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5.每学期——综合总结

 为了督促学生良好反思习惯的形成,我校在每学期结束给学生布置假期作业时,给学生布置一道特殊的作业,:让他们从学习、在校生活、成就等方面进行一次综合总结,形式也是灵活的: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上的,但一定要真实,开学后在班上进行交流。借此引导学生关注学习与生活过程,促进学生“更全、更优、更好”地发展。同时利用优秀学生的成功学习经验和成长过程引导提升其他的学生。

【典型案例】

赵炜峰同学的反思:

这整整一个学期即将结束了,本学期我的发展不平衡,在前半学期自我感觉良好,后半学期则有退步。

  问题最严重的时间是在11月份,上课禁不住要讲话了,有些副科就更不用说了。至于学习上面,最严重的还是阅读,每次做阅读题总会毛骨悚然,不敢落笔写下来,不仅这样,思考时不全面,有事还出现漏做等严重错误。

  不仅在这方面,作为体委的我,也没有进到一定责任,路队凌乱。在复习阶段,虽然心里想的是要去复习,可怎么也过不了电脑的诱惑,看了下语文书,背了几篇课文,忍不住要去玩电脑,就算是碰一下也行,玩下去玩腻了,在坐下看看书,这样的效率会明显下降

  当然优缺点已经有优点,虽然作业的成绩不能够确定是否ok,但整洁度一定是得到优的。老师交给我的跑腿工作我是百分百完成,渐渐地,我也喜欢跑腿了,愿意为老师效劳。

  本学期也马上要结束了,期末即将来临,要打好期末这场冲刺大战,为下学期,加油!

二、        学生各个角度的反思

学生各个角度的反思,由点到面,点面结合,既有细节的探究又有大局的审视,借鉴他人,取长补短,把反思引向了深处。

1.       各学科的反思——横向反思

【典型案例】

李海玥同学的多科反思:

在做语文作业时,我有时会有一些烦躁的心理,一看到那些作业就打不起精神,放弃了很多练习机会。从放暑假开始,我要尽量使自己平静,认真完成每一道题,尽量写对。学语文是一个慢功,课文的分析和理解,词句的应用都需要长期的积累和练习。为此,我对自己提出要求:每星期记五个成语;每星期读一篇好作文;每星期学会一个阅读技巧。此外,我还要多读课外书,丰富自己的头脑。

在数学方面,期中考试的数学让我吃尽了苦头。见到难度高的题,我冷汗直流,大惊失色,笔被我生硬地攥在手中,难题解不出来,分数自然不高。可见我的心理素质实在不行,一次期中考试就让我慌了神,恐怕太难经得起大风大浪。一定要拥有一种从容淡定的心态,完成下一场精彩的逆袭。

英语,我担心得最多,因为阅读理解和口语基础不好吗,所以做“完型填空”和“阅读理解”时我感觉吃力。有些生词不认识就别想看懂文章大意,我连意思都看不懂,更别提把题作对了。大把丢分,以后多在阅读理解上下工夫。每天练习口语,读《口语一百》20分钟。

2.某学科的反思——纵向反思

 

【典型案例】

姜芃宇同学的单科反思:

分析一次月考语文考试情况。“这次语文确实是考砸了,考出了初中以来的最低分,我做了认真的分析与总结,问题主要在阅读和写作方面:

提高语文成绩和学科素养,我要怎么做?

1.阅读题,每次做阅读题都要有时间限制,散文记叙文不能超过20分钟,议论文应该在15-20分钟,避免拖拉和用电脑或者手机搜答案。整理几种重点训练的题型,把答题思路记诵熟练。

2.写作方面,建立自己的写作微素材库,深入生活,积累素材。坚持读书和写日记。

3.学生考试经验交流——他山之石

    每次考试后,考试成绩优秀和进步较大的学生做经验交流已经成为塔山中学学生的常态工作。例如:一次交流下来,同学们获得一致的成功秘诀是兴趣”、“时间”、注意力”听话”热情”“方法。根据同学们的交流,结合自己的感受,写写反思。

【典型案例】

宋佳欣同学的交流反思:

 “有句话说得好,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听了班级同学的经验交流,真是明白了学霸们为什么会考的那么好。

1.兴趣。大多数人认为学习是枯燥的,而学霸们会找各个学科的新区店,学着玩,玩中学。

2.积累。在考语文和历史时,我会觉得词穷,意思表达不清,题意理解不当。这和我们平时的积累有很大关系。“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3.时间。珍惜每一秒的时间,去做有意义的事情。

4.热情。保持一颗热衷于学习的心,没有了热情,就会失去学习的动力

我应该学习这些学霸们,找到一套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可以让我们的学习事半功倍。

【“学生反思”研究成效】

通过教师指导,使学生乐于自我反思。鼓励为主,激发了学生反思兴趣。 注重指导,使学生掌握了反思的方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概念,增强学生的自评意识,引导学生客观地反思自身,既看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又善于其他同学比一比,找到自己的不足,使学生在探索知识、获取知识的同时,思索自己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总结自己的学习情况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每个学生都能建起属于自己的学习之塔。

1.       多数学生初步养成了反思的习惯

通过写出反思总结、画出心得手抄报、组织分享交流会等途径,多数学生形成了单元检测后和期中期末等时间节点进行反思的习惯,掌握了一定的反思方法,反思的深度有所增加。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我们教师成为了反思型教师,学生也渐渐成为了反思型学生。反思成为一种习惯和意识,不断的反思,才会不断地进步。

2.      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反思,学生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明显增强,超过一半以上的学生已经形成了喜欢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品质。课题开展以来,共有十人次获得区、市、省级科技创新大赛奖励。反思活动使学生逐渐成为自律学习者!
    3.增进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通过引领学生反思,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对学习意义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学习中能够不断地体验到取得进步的愉悦心情,使得他们更加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更加自信。同时,另一些具有消极被动的学习态度的学生通过反思,从不同的角度合理地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归因,改进学习方法,改善学习环境等,提高学习成效,使他们对学习充满自信。

第三层面——家长反思的研究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需要相辅相成,加强家校沟通互动也就显的尤为重要。课题开展以来,我们通过家长读书沙龙活动、课堂开放活动、家长会以及不同形式的家访等系列活动,在不同的时间节点,引导家长进行教育反思,转变教育观念和行为,为有效教学推波助力。

1.依托家长读书沙龙活动,推动家长积极反思

孩子第一次上初中,家长第一次面对青春期的孩子,第一次参加中会考……对每一位家长来说都有无数个第一次,如何把大家好的经验和方法进行交流和推广,让家长能更有效的引导学生的成长从而增强我们的有效教学?我们设立了塔山特色的家长读书沙龙活动。此读书沙龙活动自2014年开始,以书为媒,先后采取了家长自由分享读书感悟、专家谈读书专题讲座、学生专场读书交流等形式,进行,到现在共进行了30多场活动,参与培训的家长5000多人次。

每一期读书沙龙都会选一个较小的点,提出鲜明的主题,力求有实效。如第十二期读书沙龙活动主题同为传承传统美德,弘扬民族文化,会上几位家长分享交流了《王凤仪言行录》《孔子学堂》《让孩子成才的秘密》等。活动结束后,很多家长都谈到自己听完交流会内心受到极大的震动,感觉自己上了最重要的一课。也都积极反思自己平时和爱人、孩子、父母相处做的不对的地方,并且也愿意努力从自己改起,努力建设和谐美满家庭。

为了能从更高层面解决家长的教子困惑,我们学校积极搭建平台聘请专家进行主题鲜明的讲座,有针对性高度引领。教研中心夏丽红主任、德育科李静科长、市委党校江消杰主任、“动能教育”杨丽芬老师、专职作家吴咏梅老师等,都分别就着“读书学习”“怎样教育青春期的孩子”等主题对我校家长进行了培训。每次活动结束,家长们都兴致勃勃的写反思,然后发到班级的qq群里进行共享。下面是初四四班苗准家长在参加过“怎样教育青春期孩子”这一主题的读书沙龙后,即兴的反思。

苗准家长参加读书沙龙的反思:

这次“怎样教育青春期孩子”的沙龙分享,紧紧抓住家长最为关心的问题,将青春期孩子的特点、家长应注意的教育方法讲得透彻实用。

我们教育的对象应是谁?也许在我们心中,教育子女是天经地义。其实,在教育他们的同时,我们自己是否率先垂范了呢?青春期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主见,我们一味的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他们,其结果只会是战火连天,两败俱伤。这次参加沙龙回来,我在教育对象上有了新的认识:对孩子的教育是个长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应该与孩子一起成长。

我们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我们最终想要孩子学业出类拔萃?还是让他将来升官发财?其实这种将自己年轻时没有实现的愿望,强加给孩子是不对的。现在,我在有了自己的感悟:首先要培养他成为一个好人,不管将来成就大小,但求他能够做到待人真诚、勤奋守信;另一方面,要让他成为一个快乐的人,我们不能仅用学习成绩来衡量孩子,要结合孩子的实际,让他有尊严、快乐的完成初中学习。

我们应该怎样去教育?在与青春期的孩子打交道的过程中,我有过失败的经历。现在我认为,首先要尊重孩子;其次是注意引导,引导他走正路,交好人,建立和培养好的习惯;三是要让孩子信服自己,用自己的言行感召他,激励他,最终达到“春风细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2. 开放课堂活动,把家长请进来反思孩子成长的困惑

塔山中学“对话式”课堂开放每年一届,在每年一个主题的深化中,开放的时间、开放的对象、开放的范围也在不断延伸。开放时间由开放周拓宽到开放月,由每年12月份开放转变为不定期的随时开放。如4月份体育中考前到校陪练家长100多人次,5月份史地生会考前,到校与学生一起备考会考的家长300多人次, 到了12月份能有2000多人次走进课堂,全方位了解学校,亲密接触自己的孩子。

课堂开放搭建了家长参与课堂、了解孩子、理解教师、认可教师、肯定学校的交流沟通平台,搭建了家长对学校工作的关爱与支持的平台。许多家长在走进课堂的活动后都积极的与任课老师进行沟通结合自己教育孩子的问题进行反思,及时调整自己的方法进行正确的引导。下面是三四班于清荃家长进课堂听课的反思。

于清荃家长走进课堂反思:

本周三下午,我有幸走进初三四班教室,和孩子们一起听了一堂化学课。张老师讲题毫不拖泥带水,节奏很快,但是又很全面,往往一个小小的选择题都延伸开来串联出一大串知识点。孩子们大多数都能随着老师的思路去思考,但是遇到稍难的问题,一些同学虽然知道答案却不能勇敢地表达。如果大家都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和老师的互动一定可以更好。

听课过程中我发现个别孩子完全放弃了这门学科,趴在桌上睡觉。不听讲怎么行?老师面对的是全班孩子,不可能花费掉大多数孩子的时间来与极个别的孩子讲这些老生常谈的道理。可是如果自己选择了放弃,需要用多少课后时间才能补上?我认为这些孩子的家长应该重视了。其实,作为家长我自己也很汗颜,以后要多关注自己孩子的学习。

塔山中学的开放周活动给家长创造了走进学校的机会,让我们近距离地体验学校的办学理念,也和老师拉近了距离。更重要的是能和孩子们坐在一个教室,从不同的角度看孩子的表现,找亮点,也找差距。

3.通过家长会以及不同形式的家访沟通推动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反思

学校每学期至少组织召开两次家长会,让家长喜欢开家长会是我们的目标,每一次主题不一样,主讲人不一样,形式不一样。总之我们就是力求改变以往家长只是来“听会”的现状,给家长搭建更多的展示自我,反思自我成长的平台。家长会上我们经常邀请家长进行阶段性反思;通过交流教育心得、研讨教育困惑,借此引导家长反思教育过程,陪伴孩子成长。

另外,我们还重视利用班级博客、QQ群、校园网等平台,展示家长自主反思的成果,实现家长参加学校活动反思、班级活动反思和自主反思相结合的立体反思。

【“家长反思”研究成效】

1)大量的“反思型家庭”得以构建

课题开展以来,我校先后组织过20多次“家长读书沙龙”活动,举行过6次“课堂开放月”活动,召开过9次全校性的家长会。先后有一百多名家长在不同的学校或班级活动中,分享自己的家庭教育心得、畅谈自己的家庭教育困惑,大家在反思交流和研讨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涌现出一大批“反思型家庭”。

2)家校关系和亲子关系得到进一步和谐

“家长反思”课题研究以来,“关注成绩多而反思过程少”关注学习多而反思品行少”“希望孩子多读书而自己却很少读书”的现象明显得到改善,家长教育素养显著提升。同时,家校关系和亲子关系进一步和谐,具有反思特色的“研究型校园”得到深度发展。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到:“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学、教育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因为我们注重了平时的家校沟通,所以学校的教育教学地基牢固,相信一定会建立起高质量的高楼大厦。

六、研究成果的应用、推广和效果

经过整理,课题《有效教学反思的途径和方法》形成了系列化的研究成果。再通过成果的公开、教学交流活动的公开、示范性教学的开展、教学研究相关指导工作的开展等途径将其扩散,使其能够被接受,并转化为教学实践,并能够在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从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课题组鼓励教师们进行推广和应用,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随即展开反思,再对其改进和完善,最终形成更加成熟的课题成果。

(一)教学研究成果的应用策略 

要对教学研究成果进行不断完善和凝炼,最后能够真正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从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达到改进教学效果的目的。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1.教学研究成果的完善。项目组要对取得的初步成果进行补充、凝炼和修改,使得成果更完善、更科学、更合理。在教学研究中,一次试验,一份总结,一篇论文,一份研究报告等等,都只能算作初步成果,很可能存在片面性和不完整性,所以要不断进行补充、凝练和修改。项目组要通过参考相关理论、倾听相关专家指导、采纳实践者意见等途径,从而达到选题科学、方法正确、过程完整、观点适当、论证严密、分析深入、表达规范、结论准确等等因素,要不断对研究成果进行修改、补充、再修改、再补充,使成果表述能够更科学、更合理和更完善。只有通过不断修改、补充、再修改、再补充的过程,才能够使成果具有更大的实践应用价值,更大的理论创新性,成果表述上能够更规范。 
    2.
教学研究成果的应用。课题组要把所取得的教学研究成果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来,实现指导和改进教学的目的,确保教学实践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首先,从教学研究的目的来说,教学研究成果的应用必须得到重视,并且能够将成果的应用工作做好。教学研究与学科专业研究不同,它是一种行动研究,其显著的特点是,教学研究多数是与教学实践紧密联系的,其目的是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从而达到指导并改进教学的目的。因此,教学研究成果不能局限在发表论文或者出版论著上,也不能停留在申报教学成果奖励上,要将其作为解决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指导教学实践的理论依据,在教学实践中能够真正指导教学实践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教学质量,使广大学生受益,教学研究成果通过应用、修正和完善这样一个过程,才能理论水平更高,实践指导价值更大。

其次,从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两者关系来看,要重视并做好教学研究成果的应用。教学研究成果如果不能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就失去了研究价值。毕竟有些成果只是理论设想甚至只是研究方向,如需检验成果的前瞻性、可行性、适切性,就必须要在教学实践中应用,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将教学研究成果真正地应用到教学实践中。这样才能证明研究成果的价值。 

(二)各种形式、各个层面进行推广交流

通过成果的公开、教学交流活动的公开、示范性教学的开展、教学研究相关指导工作的开展等途径将其扩散,报纸、期刊、网络、出版物等多种途径对成果进行推广,要将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案的形成、具体工作的实施、结果的获取、结论的得出等过程公开,成果的公开既能够使得他人了解、接受、应用和完善相关的成果得以参考,又能够使得成果能够经过应用得到评价甚至批评,而后得到改进和完善,从而促进成果的传播和应用,从而能够更好地实现其价值和作用。在公开教学研究成果时,要依照报纸、期刊、网络、出版物等相关的规范和要求。需要做到:背景和意义要清晰,过程要陈述,结果要准确,原因要分析,价值要揭示,缺陷要指出,注意事项要说明。使其能够被接受,并转化为教学实践,使其能够在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从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举行展课题成果交流会

对教师的“有效教学反思”研究成果,我们通过教研组长例会、组织课题成果交流会,将成果进行推广。如我们开展过“骨干教师有效反思研讨”“青年教师有效反思研讨”“教研组有效反思经验交流”等专题交流活动,将“二二三”教学反思途径与方法体系等研究成果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推广。

2、开展形式多样的课题成果展示活动

课题组通过组织“优秀集体备课三环节反思评比活动”、“青年教师反思随笔观摩会”、骨干教师和名师的“协作区研讨”等专题活动,对课题成果进行展示交流,逐步完善提升。

学生和家长层面的成果交流也定期举行。我们先后举办了两期全部由学生进行的“反思交流分享会”;通过学校的网站公开发表了近百篇学生反思精品,登载了王佳钰、焉馨予、周铭涵、高诗林、宋佳欣、李钊、徐涵婧等十几篇家长的育子反思经验。

3、在区市级范围内进行课题经验交流

课题开展以来,我校多位领导在区、市两级进行过课题经验交流:如,刘丽丽校长的《在研究中成就研究型教师》进行过区级和市级交流,姜文君老师的《让英语学习回归正常轨道》进行过市级交流,方静老师的《学校开展综合实践课的反思》进行过区级交流。

(三)教师业务能力日益增强,教科研成果显著

课题组成员发表的论文:

   《让“追问”成为习惯素养》作者方静,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5.5

   《发挥多种评价方式提高学生写作兴趣》作者刘丽丽,发表于《新校园》2015.347

   《浅谈辅导教育孩子的策略》作者许广伏,发表于《小天使报》教师版.20

   《点燃孩子的学习激情》作者许广伏文章,发表于《学生周报》教师版.42

   《我参与信息的故事》作者许广伏文章,发表于《学生周报》教师版.42c

   《盘点初二地理教学策略》作者许广伏文章,发表于《学生周报》教师版.42c

   《浅谈辅导教育孩子的策略》作者许广伏文章,发表于《学生周报》教师版.20f

   《卡林卡》作者张慧颖,发表于《教师教学用书》

   《优化备课评价,让教学常规在常态中常新》作者刘丽丽,发表于《中小学教育》2015.202

   《拨开云雾见天日守得云开见月明》作者刘才胜,发表于《环翠教育》2016.2

   《例谈初中数学“教”“学”相长》作者刘才胜,发表于《中小学教育》2016.08

   《培养知行合一的学生》作者刘才胜,发表于《威海教育》2015.2

《精彩尽在课堂生成中》作者方静,发表于《教育研究》2017.7

《整合德育资源,绽放德育之花》作者方静,发表于《中小学教育》2017.9

《做好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作者方静,发表于《教育学》2017.6

课题组成员获得科研成果:

刘丽丽:2016年校长被评为“环翠区教科研先进个人”,在威海市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培训会议上做经验交流,在威海市课堂观摩研讨会上执教公开课《写景状物》,2017年开发课例《我的叔叔于勒》被评为威海市优课。

方静:第十三届 “新世纪”杯全国作文大赛作文指导二等奖,参与研究威海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以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研究》并顺利结题,环翠区第二届综合实践展评《学校综合实践实施情况交流》一等奖,山东省优秀青少年科技传新项目一等奖辅导教师。

刘才胜:威海市优秀课程资源一等奖《让世界因我而美丽》,环翠区中学实验管理优秀论文二等奖,开发课例《因式分解》被评为威海市优课,2016年被评为环翠区优秀教育工作者,在环翠区中小学生科技创新大赛活动中被评为优秀辅导教师,2017年荣获山东省优秀青少年科技创新一等奖辅导教师。

夏斐:在威海市初中英语学业水平考试研讨会上做专题报告,开发课例《How was your school trop》被评为威海市优课,参与山东省课题《山东省中小学安全文化建设研究》并顺利结题,参与威海市十二五课题《初中英语读写一体系列化研究》并顺利结题,课例《寻找自我价值》荣获威海市课程资源二等奖。

    张慧颖:课例《欣赏卡林卡》被评为山东省优课,《“生命化课堂”亮点解析说明》荣获环翠区第七届同研成果一等奖,第二期“名课程团队”负责人,环翠区首批专业拔尖人才。

许广伏:2015年度科研创新教育成果二等奖,荣获环翠区第九届同研成果一等奖,开发课例《自然特征和农业》被评为威海市优课,“环翠区教学能手”,《自然特征与农业电子书包》一课被评为全国优质课程资源山东赛区一等奖。

     邹晓丹:2017年被评为“威海市环翠区优秀教师”,参与威海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利用校本教研促进班主任队伍专业化成长的实践研究》并顺利结题;苗红老师开发课例《绝对值》被评为威海市优课,执教环翠区公开课《反比例函数》,荣获环翠区第八届同研成果一等奖,2016年被评为“威海市环翠区优秀教师”。

曹慧丽: 2016年被评为“威海市环翠区师德标兵”

学校及其他教师获得的成果:

2016年,我校被评为“威海市教科研先进单位”:林日萍、李蕾老师被评为“威海市教科研先进个人”, “十二五”期间,学校有2名教师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 8名教师被评为区级教学能手,4名老师被评为区级学科带头人,5人被评为区级教坛新星。

在第二期“四名工程”中,有2人被评为“环翠名师”候选人,4个学科被评为“环翠名团队”候选团队,1人被评为“环翠名班主任”候选人,1人评为“威海市名班主任”候选人。

课题研究开展以来,孙雅静、张淑霞等老师获区级优质课一等奖;姜文君、房晓飞等老师获市级优质课一等奖。闫宁老师的《世界的人口》被山东省电化教育馆收录,张海鸥老师的《探究活动中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例谈》获得中国教育学会生物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的认可。最近两年,共有18名教师获得市级“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一等奖。在课程资源评选中,共有90多人次获省、市级奖。

课题研究开展以来,近百篇论文获区级奖,有7篇论文获市级奖,有3篇论文获省级以上奖。在《环翠教育》发表文章8篇,在《威海教育》发表文章14篇,在省级以上专业报刊发表文章20篇。在教科研成果评选中,有28人次获区级奖,有25人次获市级奖,有1人获省级奖。在科技创新大赛中,师生共有18人次获得区、市、省级奖励。

课题实施以来,我们坚持以“教师反思”的研究为主体,带动了“学生和家长反思”研究。不仅研究形成了一系列有效反思的途径和方法,还培养了一支业务精、乐反思、会创新的科研型的教师队伍,教育出一批有灵性、会反思、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带动了一批善反思、乐成长、愿分享的好家长,整体推动了“研究型”校园的发展。

七、今后的研究设想

教师们教育科研的热情已被点燃,教育科研的意识已植入心田,教育科研之路上我们不愿意停歇。

1、我们将不断学习,规范科研管理,强化参与科研的意识。 加大科研工作的力度,将教研、科研、教师教育三个方面整合起来。实施“学校—教研组—教师”三级教育科研管理,建立必要的教育科研制度,把教育科研工作纳入学校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同时要把每位教师参与科研的态度,取得科研成果的情况作为教师综合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加强教育科研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实践经验的总结和交流继续提升教师反思教学的理念水平。

2、进一步加强对课题的指导和管理,抓实流程管理,聚焦课堂,把教科研工作与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相联系。明确工作即研究,教学即研究,要在研究中教学。在教学中研究大力提高每一节课的教育教学质量,努力营造平等、开放、互动的教科研氛围,构建学校科研文化。抓实流程管理,聚焦课堂把教科研工作与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相联系。明确工作即研究、教学即研究、要在研究中,教学在教学中研究。大力提高每一节课的教育教学质量,努力营造平等、开放、互动的教科研氛围,构建学校科研文化。我们将继续扩大“二二三”教学反思途径与方法等研究成果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面;

3、我们将加大研究的力度、深度争取有新的突破。主要研究工作有进一步探索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途径、方法和规律,使之更科学、可操作性、可推广性。在反思式教学中,如何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反思学习能力,创新能力。    

4、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继续开展基于有效性的教学反思研究,进一步完善研究的成果。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乘着本次课题研究的东风,我校教科研工作定能稳扎稳打,步步深入,在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前行,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文章关键字: 教师 学生 教学 课堂 家长